内容介绍

以下是谷歌浏览器开发者工具入门使用详解:
1. 打开方式:使用快捷键,在Windows或Linux系统上,按Ctrl+Shift+I或F12键;在Mac系统上,按Cmd+Option+I或Cmd+Option+J键。也可通过
右键菜单,右键点击页面上的任意位置,选择“检查”或“审查元素”。还能通过菜单路径,点击浏览器右上角的三个点,选择“更多工具”,然后选择“开发者工具”。
2. 界面介绍:打开后,通常位于浏览器窗口的下半部分,分为多个面板,包括Elements(元素)、Console(控制台)、Sources(源代码)、Network(网络)、Performance(性能)、Memory(内存)、Application(应用程序)、Security(安全)、Lighthouse(灯塔)等。
3. 元素面板:用于查看和编辑网页的DOM结构和CSS样式。左侧显示HTML标签层级,右侧展示对应样式和属性。可双击元素编辑其属性或样式,即时预览效果,还能通过顶部输入框快速定位特定元素,以及查看盒模型布局细节。
4. 控制台面板:主要用于输出日志信息、执行JavaScript代码。可使用console.log()等方法记录信息,自动显示脚本错误和警告信息,还能直接在控制台中输入JavaScript表达式并回车执行,进行交互式调试。
5. 源代码面板:能查看和管理网页的文件资源,如HTML、CSS、JavaScript等。左侧以文件树形式展示所有加载的资源,可在代码行号左侧点击设置断点,通过播放、暂停、步入、步过等按钮控制代码执行流程,查看当前执行上下文的调用堆栈。
6. 网络面板:监控和分析网页的网络请求和响应。展示所有网络请求的URL、状态码、大小等信息,可点击请求或响应查看详细的头部信息和内容,通过Timing分析提供每个请求的详细时间轴,帮助识别性能瓶颈,还可按状态码、类型等条件过滤请求。
7. 性能面板:分析网页的性能瓶颈。点击开始录制按钮后刷新页面,再次点击停止录制,会生成一份详细的性能报告,展示页面加载时间、各个阶段的耗时、JavaScript函数的执行时间、内存使用情况等信息。
8. 内存面板:监测内存使用情况,查找内存泄漏等问题。可创建和比较heap快照,分析内存分配情况,统计特定类型的对象数量,帮助识别未释放的对象,还能观察GC事件及其对内存的影响。
9. 应用程序面板:管理应用的存储、Cookies、缓存等资源,如查看、修改和删除LocalStorage、SessionStorage中的数据,查看数据库的结构和数据等。
10. 安全面板:提供关于页面安全性的信息和建议,如检查HTTPS连接、证书有效期、是否存在混合内容等。
11. 灯塔面板:对网页进行性能、可访问性、SEO等多方面的评估,并给出优化建议。可选择需要分析的指标,点击“生成报告”按钮,查看各项指标的得分、诊断信息和优化建议。